Copyright©2003-2022, Jiangmen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者按:推进县乡人大工作与建设中,全市各级人大积极探索创新,推动了县乡人大创新发展。现将鹤山市《2019年鹤山市推进镇(街)人大工作细化量化指引》和蓬江区建立健全“五项”机制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代表工作经验予以刊发,供参阅。
蓬江区人大常委会建立健全“五项”机制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代表工作
人大代表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基础,与时俱进的工作机制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好人大代表工作的“催化剂”。近年,蓬江区人大常委会主动适应新时代人大工作新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建立健全“五项”机制,高质量做好新时期人大代表工作。
一、健全代表履职活动和保障机制
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代表主体地位,积极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完善代表服务和保障机制。一是深入推进代表联络室(工作站)建设,并延伸扩展到村(居),建成区级代表工作室1个、镇(街)代表联络室6个、村(居)代表工作站51个;同时在棠下镇工业区和荷塘镇商业区分别设立代表工作站,为代表履职学习、联系选民、开展活动、沟通交流搭建平台,打通了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区、镇(街)、村(居)三级代表“联络平台全覆盖”。二是创新“双联”机制,依托村(居)代表工作站,积极探索开展“民生无小事,代表来议事”等主题活动,进一步密切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代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问题解决和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构建常委会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的新常态、新机制。三是区镇(街)人大工作、代表活动所需经费均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建立和落实代表履职补助制度,对无固定收入代表执行代表职务也给予误工补助;人大干部享受同级党政干部的政治和经济待遇。
二、健全代表学习培训机制
区人大常委会把强化培训作为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的重要手段,邀请全国、省、市人大专家对人大代表进行专题培训,学习十九大精神、审查财政预算报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及人大业务知识;定期编印寄送《蓬江人大》宣传刊物,增强人大代表在各方面的认识;区人大常委会机关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建立网上数字资料库,向各级人大代表提供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专题讲座等多媒体课件,供代表在线学习、培训,努力实现代表“学习培训全覆盖”。通过专题培训、以会代训、视察调研、寄送资料等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组织代表纵向学习、横向交流,有效增强代表的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为代表更好地为民“代言”打下坚实基础。
三、建立代表信息化管理机制
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代表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狠抓载体建设,搭建代表履职信息化平台,让代表工作跃上快速便捷的信息化“跑道”。一是利用“蓬江人大之家”网络平台,规范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实行“一人一档”,实时动态掌握每名代表在任职期间参加学习培训、视察调研等活动情况,为代表退出、评优和推荐连任提供参考依据,实现了代表“履职管理全覆盖”。二是改版升级“蓬江人大”微信公众号,搭建方便快捷的掌上代表联络站。区人大代表可以通过“蓬江人大”微信公众号记录履职活动、处理相关通知、查询履职所需信息,提交议案建议、跟踪事项办理情况、反馈民生热点问题、对“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参与各项测评、问卷调查、意见征询等。
四、建立代表履职激励机制
为鼓励先进,树立榜样,区人大常委会建立代表履职激励机制,开展“两先”评选活动,出台《关于开展争创先进代表小组和争当代表积极分子活动的意见》,将小组活动制度健全、代表小组活动注重实效、代表参加活动积极等情况以及代表遵纪守法、按时出席会议、参加代表活动、联系选民和人民群众等情况作为评选条件,实现代表“履职评优全覆盖”。通过层层推荐、严格考核,2018年,评选出闭会期间积极开展代表小组活动的先进代表小组2个、履行代表职务的代表积极分子20名,让代表学有先进,赶有目标、争做先进,进一步激发履职热情,增强代表依法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建立代表退出机制
2019年初,区十届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江门市蓬江区人大代表退出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建立人大代表退出机制。《办法》明确了代表辞职或劝退的依据、情形、程序等,对不履行代表职务的代表责令其辞职或者建议其辞职;对责令辞职或者建议辞职后拒不辞去代表职务的,依法启动罢免程序,终止其代表资格,实现了代表“履职监督全覆盖”。这一创新举措将进一步规范新时期人大代表履职行为,明确履职要求,增强人大代表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也有利于对人大代表进行有效监督,保证人大权威性和代表结构完整性。
(蓬江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林绣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