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人大信息2018年第10期(总第33期)(县乡人大工作专刊)

来源:江门日报 发布日期:2018-06-22 11:35:00 字体: 【大】 【中】 【小】 分享到: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省人大关于“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升我市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规范化水平,江门市人大常委会加强与媒体的宣传合作,自今年5月始,在江门日报开设《基层人大新鲜事》栏目,以新闻的独特视角展示基层人大出现的新气象、新作为。现将第一、二期全文转载,供交流参考,并请各地积极提供经验材料。

设在“家门口” 要做“知心人”

人大代表进社区 让“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

甘化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正式挂牌已有10个月,作为我市首个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甘化社区的试点成绩显著。蓬江区人大乘胜追击,于去年底在该区建立51个社区(村居)人大代表工作站,实现辖区全覆盖。以省、市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指导标准看,蓬江区人大已超标准完成任务。但是,六尺房门、一道门槛,带来惬意沟通环境的同时,也可能让人望而生怯。如何充分发挥代表工作站的作用,让“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或破或立,考验主政者。

亲民 平均每天落实1件群众建议

“人大代表必须沉到选区,参与选区工作,亲近选民。”蓬江区人大代表梁士才说,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的设立,解决了政府与居民间“最后一公里”问题。区人大代表、天福社区党支部书记邝燕认为,代表工作站为居民向上反映问题提供出口,避免蝴蝶效应发生。

作为民情民意的传递通道,代表工作站的制度本身占据优势。甘化社区曾为公厕不能纳入环卫局管理而烦恼。按照常规政府申报渠道,区人大代表、甘化社区党支部书记廖玉娇对问题解决“不抱什么希望”。但通过人大常委会组织座谈会,人大代表与相关部门面对面交流问题,探讨解决方法,效率大幅提升。

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蓬江区辖区省、市、区、镇四级人大代表驻室(站)共收集群众建议201件,其中已协调解决问题112件,大约每天能解决1件。廖玉娇笑着形容,以前上班看着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十分郁闷,代表工作站成立后心情舒畅很多。

人大代表自身所携带的行业资源、人格魅力则是代表工作站的“增值服务”。在电力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等“三线”整治中,甘化社区一些线路曾出现无人负责的现象。来自中国联通的一位人大代表得知情况后,邀请其余两家通讯公司的专家,现场检查问题,制定方案,排除障碍。“人大代表把他们的正能量和心都带过来了。”甘化社区居民利维玲感慨说,“代表下基层,得民心。”

创新 代表联系群众“30天全营业”

怡福中学校门前是一条马路,学生前行100多米便可穿过十字路口的人行横道,但为追求方便,学校门口常常出现人车抢道情况。市人大代表吴茂娟等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建议就近增设人行横道。虽然,两处斑马线的距离不符合相关规定。但为了便民、安全,学校门口的人行道成功增设。

发现这样的民生诉求,需要代表紧密联系群众。蓬江区的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均有规定,每个月的某一天为代表联系群众日,老百姓可前来反映问题。但存在一个问题,“居民提意见大多具有随机性,时间地点不固定”,邝燕说,某一日下班刚走到路边,一位居民开车过来说:“这边乱停车,你们管管。”

为此,环市街道21个社区推出“联络员”制度。联络员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实行坐班制,居民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向联络员反馈。联络员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合适的内容会及时提交给人大代表,并单独约定时间,带代表走访居民,追溯代表提交建议情况等。

联络员制度优势在于,间接提高代表联系群众时间,成为“30天全营业”。区人大代表戴雄敏评价,“这是‘动了脑筋’的举措,软件配备非常足。”今年第一季度,环市街道收集建议97件,协商解决64件。

蓬江区其他一些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也根据实际,为发挥人大代表职能创造条件。白沙街道的16个人大代表工作站采取“一站一策”,侧贤社区主要侧重点放在精准扶贫上;范罗岗社区提出“六个一”,每月开展一次接访活动、一次志愿服务、每年向政府提一条好建议、开展一次宣讲活动、设立一个人大代表信箱、每名代表为居民办一件实事。

破界 多措鼓励代表“出部门进家门”

白沙街道范罗岗社区平均每月会举行一场便民活动,如春节送春联、寻找身边好人等。每次活动现场,几个简便桌椅摆放在居民活动小广场,开展维修家电、宣传政策等。其中一定会有一张小桌子留给人大代表,摆摊设点,“露天”联系群众。“如果代表天天坐在工作站里面,就成了形式主义,我觉得联系群众,要多种形式,灵活走访。”戴雄敏说。

露天联系群众,打破一道门槛的界限,走出部门,才能进得群众的家门。今年71岁的陈瑞霞担任区人大代表近一年多,每天忙碌程度不输上班族。范罗岗社区有几户贫困户,陈瑞霞就从家里提点米面粮油上门看访;晚上公园广场,陈瑞霞跳完广场舞,会跟一些居民话家常,了解民意。

不将代表履职固定在某一时间和空间,将履职放入日常生活,便是陈瑞霞履职的心得。讲起范罗岗社区几栋楼房20年未能获得房产证的问题,陈瑞霞将前因后果,问题症结调查的清清楚楚。“我要引导他们科学维权、依法维权,也要通过人大代表渠道反映问题。”陈瑞霞开玩笑说,“我爱管闲事,大家也都喜欢给反映问题。”

人大代表与群众“零距离”,需要代表积极履职,工作站制度支持,以及人大常委会创造条件。接下来,蓬江区人大准备将人大代表工作站进一步延伸,进工业区、进商业综合体。前者,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畅所欲言的渠道;后者,为人大代表联系年轻一代创造机会。“群众在哪里,代表就应该在哪里,群众喜欢什么方式,代表就配合什么方式。”蓬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全说。

(江门日报记者/徐海洋)

全市率先开展政府工作满意度测评

蓬江区人大常委会集思广益 创新监督方式

廖玉娇看着表格,仔细思虑后,将笔落在“基本满意”一栏,同场的邝燕在表格方格内勾选了一个“不满意”。今年初,蓬江区人大组织该区203名区人大代表对区政府组成部门和省、市驻区的29个单位进行工作满意度测评,廖玉娇、邝燕作为区人大代表参与测评。测评排名出炉,获得“点赞”和“差评”的单位一目了然,廖玉娇说:“排名榜是一把杀手锏,会让一些单位自省。”对“一府两院”和其他单位进行代表测评和工作评议,是蓬江区人大的创新举措,今年首次开展。对江门市而言,同样也是第一次。

测评不是“示威”,是为了推动工作进步

借助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契机,蓬江区人大常委会集思广益,创新监督方式,以“代表测评+工作评议”的方式对政府部门打分,满意率较高的单位得到通报表扬,满意率排名末尾的两个单位,由区人大常委会对其进行工作评议,责令限期整改,或由区人大进行质询,必要时提请区委按组织和法定程序进行处理。

蓬江区司法局副局长吕健伟记得,区委专门下发文件部署该项工作,“第一反应是感受到压力,不知道部门工作是否能得到人大代表的认可。”但他很快想清楚,人大依法行使职权,以监督促进各部门依法履职,部门应该“如实反映问题,认真听取意见”。

“我跟代表们说,一定要公平、公正,不能带私人感情,要站在全局看问题。”蓬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贤光说。测评开始前,蓬江区人大先后组织召开了5场交流座谈会,分批安排178名区人大代表与29个被测评单位“面对面”交流,听取情况汇报,每一位代表仅获取的部门资料便超10厘米厚,工作量不可谓不大。

最终,廖玉娇、邝燕等区人大代表在测评表格上以无记名的方式,给出自己的答案。“我没选‘不满意’,因为一些部门仅个别事项办得不到位,整体上却不差。”廖玉娇说。邝燕说:“我打的‘满意’比较多,因为我平时跟各个政府部门打交道,比较了解他们。”

结果排名出炉,区司法局、区供电局、区民族宗教和外事侨务局、区审计局、市公安局蓬江分局等单位排名靠前,获得“红花”好评;排名靠后的2个单位中得到“差评”,被列为区人大工作评议对象。

“监督需要表达,测评就是一种监督表达,政府有接受这种表达的底气。”邝燕说,测评本身并不是为了凸显人大的“地位”,打“差评”不是挑刺,是为了促进工作开展。

结果排名年年变,督促政府努力“应考”

测评结果公布后,获得不同结果的单位反映自然各异。吕健伟说:“这给了我们信心和力量。”市公安局蓬江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林永健表示,测评既是压力也是机遇,测评结果直接反映部门工作是否到位,要获得好结果,“没有捷径可走,功在平时”。

对排名靠后者而言,“心情肯定不好受,但他们都能积极面对。”林贤光说,最后一名的成绩并不低,代表的满意度为72.7%,“但只要有排名肯定会有末位”。蓬江区人大立即组织机关干部、人大代表开展测评调研,深入各镇(街)听取代表们给出成绩的理由,形成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指出许多问题,比如,范罗冈小学附近街道存在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阻塞交通情况;某小区附近工厂偷排废气,未得到及时处理……超4000多字的调研报告,每一项均为群众日常关注的重点和难点,直面问题。

接着,蓬江区人大与评价较低的单位进行沟通,反馈代表看法,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被工作评议对象的部门,“一把手”亲自带队与代表进行沟通,制定整改计划。经多轮梳理发现,获“差评”的单位中,有些事项处理不到位,需要整改,但还有不少问题则因沟通不畅造成误解。

林永健说:“不论测评结果好坏,政府部门也在借人大的力,拉近与群众的距离,通过人大代表向群众宣传和解释政府工作,也收集基层一线的民声。”吕健伟表示,测评排名不会永不改变,这督促各部门每年认真履职,积极“应考”。

完善保证公平公正,优化测评方式不停步

其实,廖玉娇在填写测评表格时遭遇一个难题,对自己熟悉的消防、环卫、食药监等领域,她能迅速给出答案,但对不了解的审计等工作,评价较为“保守”。邝燕也认为,城管、环卫等部门,因为要对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不文明行为进行管理,很容易与一部分群众形成对立面,这种情况下,他们获得“差评”的概率较大。问题回到了开头,如何保证测评的公平、公正?

“我认为,每年年初将接受测评单位的工作计划列出来,到年底,我们根据计划完成程度进行评价。”邝燕说,这种形式规避了将旧有印象与当年工作混合的情况,也防止因为评测标准无法量化而造成的主观认识。同时,对具有管理职能的部门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进行分别测评,以实现公平。

此前,省人大组织调研组来我市调研时,对蓬江区人大开展测评工作兴趣浓厚。调研组成员陈洁汶认为,测评工作,对政府部门形成压力的同时,也给人大机关和人大代表造成压力,“人大代表的监督和测评,要让被测评者心服口服,需要评出水平”。她建议,要加强人大自身能力建设,让专业人才充实到人大队伍中,让测评更专业,更公正。林永健也说,希望人大代表与政府部门间平时多联系,“只有熟悉了,才能下笔更准”。

作为测评制度的设定者,首次开展工作,蓬江区人大也在摸索中前进。“我们专门为这件事听取人大代表、政府部门等各方意见,接下来,我们正在探讨分类测评方法,不同专业的人大代表对应相关行业部门进行测评。”蓬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全说,人大指出别人的问题,也正视自身短板,测评工作会逐步完善。

(江门日报记者/徐海洋)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