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谋变,江门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来源:江门人大网 发布日期:2025-11-14 19:10:00 字体: 【大】 【中】 【小】 分享到:

1113日,江门市召开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专场)。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凌传茂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夏天作工作部署。

会议聚焦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全国及省人大代表、专家学者、重点企业及行业协会负责人围绕人工智能、核电产业、智能制造、粮食安全等关键领域展开深入探讨。市发改局、科技局、工信局、商务局等部门现场回应代表建议,亮出工作进展与未来规划。现场气氛热烈,共识凝聚:江门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向谋变,以赋能,全力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精准破题、合力攻坚

政企学研共绘发展新蓝图

会前,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深入江门重点企业、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基层一线调研,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目前,全市有工业企业2.8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00多家,64家企业入围2024年全省制造业500强,形成3个产值超千亿产业集群和5条产值超500亿元产业链,大型产业集聚区、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省产业园考核均排全省前列,呈现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良好态势。但仍存在产业链下游领军企业数量偏少、产业链协同发展能力较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生产性服务业服务水平不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代表建言直击产业痛点。全国人大代表、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崔岩建议,以人工智能赋能文化传承,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系统挖掘传统文化与侨乡文化的深厚内涵,构建智能化的文物巡检与预防性保护体系,建立一文物一档案数字孪生平台。省人大代表、江门外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锡彦呼吁布局建设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5家以上市重点实验室,加快概念验证与中试平台建设,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并强化国有资本运作,打造多元化基金体系支持新兴产业。

台山核电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劲指出,核电产业面临备品备件卡脖子问题,建议政府加速构建核电产业上下游供应保障链,并围绕核电低碳优势规划生物制药、石油炼化企业等需要高温蒸汽的工业集群,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蔡勇强调,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重点抓好三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科学精准制定帮扶政策,重视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加强与香港、深圳的协同。

针对中小微企业智能化改造成本压力大的难题,江门市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协会常务副会长冯旭初建议推行梯度化技改支持,增加分期申领、按效果追加的弹性补贴政策。江门市信息协会秘书长阎蕾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织行业协会和大学智库研究机构,加强对数字经济、数据要素、数字资产相关的政策研究,精准有效地推动数字经济的全面发展,助力制造业的全面振兴。

科创引领 产业焕新

江门新质生产力实践路径清晰

会议现场,各部门亮出的成绩单路线图彰显江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心与行动。

市发改局表示,将高标准开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十五五规划编制,因地制宜找准产业重点方向、发展路径。加快推进大湾区船舶与海工装备修造基地谋划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型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瞄准重点领域方向,结合江门实际,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低空经济、生物制造、氢能等未来产业,拓展应用场景。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研究制定江门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五五规划,谋划一批现代物流、科创金融、文旅康养等领域重大服务业项目。

市科技局回应代表建议时指出,已推动五邑大学、省科学院江门产研院等牵头组建智能可穿戴器件与设备重点实验室”“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同时,创新采用社会募资+市财政出资+省配套出资模式,成立规模2000万元的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江门市联合基金,拟资助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项目82个,预计撬动研发投入超5000万元。在成果转化方面,《江门市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认定管理办法》即将出台,已备案建设5家市级概念验证中心、15家中试平台。

制造业智改数转步伐加快。市工信局数据显示,20251—9月推动376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江门成功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十五五期间,市工信局将持续做好国家级、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培育工作,推动更多奖补资金倾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组织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问诊服务,提升数字化转型供给能力;加快培育智能化生产线、智能车间、数字工厂的建设和试点示范,打造典型应用场景。

这些意见建议对我市新质生产力发展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参会各部门要认真琢磨,将这些意见建议渗入到我市正在修编的十五五规划中。夏天在部署中强调,要深刻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因地制宜强化统筹错位发展,高水平编好十五五规划,体现出科学布局,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加快形成科技产业教育人才强大合力,打通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链条。

凌传茂在总结中强调,要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意义,江门需要一场向的发展革命,以求变,以赋能,集全市之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找准江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着力点,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强化人才第一资源支撑,深化改革、优化环境。要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加强监督支持,开展调查研究,凝聚发展共识,为江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不断迈出坚实步伐贡献力量。

南方+记者郑琦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