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2003-2022, Jiangmen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为创造无障碍环境,保障残疾人等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4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对市区残疾人无障碍设施设置和使用情况开展调研视察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志平等参加活动。
视察组一行先后前往白沙大道西、城轨江门东站、江门演艺中心、江南市场等场所,实地视察了十字路口斑马线出入口、人行道盲道、公共建筑卫生间、公交车停靠站、公共娱乐场所、农贸市场出入口等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与使用情况,发现存在以下几个现象:人行道的盲道建设不全面、不完整,有的盲道通至大树,有的成了断头路,有的被占用了;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施存在不规范、不完备的缺陷,如一些公共建筑的卫生间缺乏无障碍设施,一些卫生间虽然设置无障碍设施,且看似完善,但由于残疾人厕位太窄,坐轮椅进不去;公共服务机构和公共交通的无障碍设施不足,如公交站台的无障碍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乏、老化或形同虚设的情况;有些无障碍设施过于追求数量,但存在建设不到位、管理不健全现象。
视察组实地视察十字路口无障碍设施。陈明亮 摄
视察组实地视察公共汽车站无障碍设施。陈明亮 摄
视察组实地视察公共卫生间无障碍设施。陈明亮 摄
视察组实地视察农贸市场无障碍设施。陈明亮摄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视察组首先听取了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残联、市城乡规划局、市公安交管局的有关情况汇报。据住房城乡建设局介绍,近年,我市结合创文工作,市区已完成了近800处公共建筑和新建住宅的无障碍设施改造工作,市区建筑物无障碍设施配置已较为完善,但在城市道路、公共厕所等方面还存在短板,高新(江海)区38条主、次干道及支路中,有9条路未设置无障碍设施或无障碍设施缺失,新会区的94条主、次干道中,有48条需要增设无障碍设施;今年,蓬江区计划完成20座公厕改造,高新(江海)区计划新建公厕6座、改造9座,新会区计划完成10座公厕改造。
视察组召开调研座谈会。陈明亮摄
围绕市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存在的规划不合理、无法使用、重建设轻管护、宣传不够、群众参与度低等问题,视察组成员、有关单位纷纷发表一些意见和建议。市人大代表李锦平建议,将残联纳入城市规划委员会,从城市规划的源头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市肢残人协会主席梁丽珠建议,全市三甲医院应加强和完善无障碍停车位的设计、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在老旧住宅小区改造中,无障碍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施工、验收投入使用,最好邀请残疾人参与规划、建设和验收等工作。市城乡规划局副调研员贺晓元表示,目前我市无障碍设施的一些规划存在注重实施,不在意体验的现象,建议政府要加强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公益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尊重、关心、爱护残疾人的共识。
梁丽珠在座谈会上发言。陈明亮 摄
魏志平表示,近年来,我市在残疾人保障事业发展方面做的许多工作值得肯定,市区无障碍环境基本格局初步形成,但对照《广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规定》中关于城镇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城市广场、城市绿地、居住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公共交通设施、公园,应当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对城镇已建成的不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的道路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无障碍设施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等规定,我市部分地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存在功能不完善、管理维护不到位等问题,出现旧城区欠账多,新建项目未按规定落实的情况。
魏志平参加座谈会。陈明亮摄
魏志平要求,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法治意识,自觉履行职责,完善市区无障碍环境建设。一是加强检查,落实整改。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残联等相关部门要根据《广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规定》,逐一对标,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检查和整改;二是抓住机遇,补齐短板。抓住创文和城市品质提升的契机进行补课,尤其是加强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的基础硬件建设;三是加大宣传,提高共识。加大公益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残疾人无障碍出行,支持、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浓厚氛围。市人大常委会也将收集到的情况,向市委、市政府反馈。
(内司工委 陈明亮)
【小知识】
无障碍环境建设:按2017年2月1日起施行的《广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规定》(粤府令第229号),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指为便于残疾人、老年人、伤病患者、孕妇和儿童等社会成员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相关建筑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交流信息,获得社会服务、享受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所进行的建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