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2003-2022, Jiangmen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地处珠江口西岸,东邻中山、珠海,西连阳江,北接广佛,毗邻港澳,与广州、深圳的陆路距离均在100公里左右,构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黄金三角地带”,是大湾区通向粤西和大西南的枢纽门户。省“十三五”规划把江门市定位为“珠三角西翼与粤西地区联系的交通门户、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
为加快江门轨道交通建设,补齐我市交通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提升我市与周边城市互联互通水平,结合“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7月22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我市部分省人大代表开展加强江门与周边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专题调研,积极为我市轨道交通发展鼓与呼。
立足当下
超前规划加快布局
近年来,我市以打造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为核心,积极推进深江铁路、南沙港铁路、深南高铁、珠江肇高铁、广佛江城际等铁路项目,重点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及打造对外高铁大通道。目前我市已建成运营轨道交通项目广珠铁路(货运)、广珠城际江门支线,江湛铁路,合计通车里程205公里。
实地查看江门站规划设计。毕松杰 摄
省人大代表温伟文表示,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捷、安全、大容量的交通通道,能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顺畅流动和高效利用,是城市内联外通的关键环节,尤其在大湾区背景下,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网络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动脉,因此,我们应当细致规划,抱有超前意识,才能赢得未来发展的先机。
在省人大代表、江门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中坚看来,目前江门现有的轨道交通网络比较单一,应当加快深江铁路、珠江肇高铁、广佛江城际等铁路项目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和深圳的联通,规划更多的轨道线路与之相连,积极融入‘双区’建设,强化‘双区’辐射,对标对表借鉴先进经验做法,在更大的格局上配置资源。
地铁、轻轨等交通,可以说是一座发达城市的标配。省人大代表、开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梁俏筠认为,“江门应当加快推进市内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网络的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城市的规划和布局以及市民出行的方便程度,同时做好与大湾区各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充分衔接,比如说预留好与广州、佛山等地地铁的接驳位。”
针对调研组提出的建议,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何国雄回应:“为尽快补齐江门与周边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短板,将力争珠江肇高铁江门至珠三角枢纽机场段年内动工建设,尽快形成我市与佛山、广州、肇庆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高铁连接,并打通我市对外出省高铁通道;推动深江铁路年内动工,实现江门到深圳轨道交通出行仅需约40分钟;推动南沙港铁路客运化改造年内开工,在客运站场布局方面实现四市三区全覆盖。同时,推动广佛江城际项目调整为近期实施项目,力争‘十四五’时期规划建设,同步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做好与周边城市互联互通研究。”
共谋发展
全力冲刺江门站建设
把脚踩进泥土里,为民发声有底气。省人大代表深入南沙港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跨西江特大桥、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以下简称“江门站”)及其配套设施工程等施工现场,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等形式,详细了解我市在建轨道交通项目竣工日期、工程质量和安全控制、环保措施等情况。
江门站“生命之树”已成型。毕松杰 摄
目前,跨西江特大桥东西两岸主塔已全部封顶,斜拉索挂设已全部完成,钢箱梁施工超过9成,预计本月底壳实现合龙;江门站“生命之树”造型接近完工,东西段站房已实现空中“接吻”,配套设施工程整体进度也已完成约89%,目前正全力冲刺10月底交付任务。
据了解,建成后的江门站将达到8台20条线的规模,是省内仅次于广州南站、深圳北站、佛山西站的第四大轨道交通枢纽。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路网将使江门站成为真正的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发挥珠三角辐射粵西乃至大西南交通门户的重要功能。
“我十分看好江门站,未来这里将成为江门乃至粤西地区的一个新地标,有望迅速拉动江门以及周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跃升。同时站房设计融入了众多侨乡独特的人文景观、历史元素,助力江门更加名扬于外。”省人大代表、广东聚源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熙对即将建好的江门站充满期待。
“希望江门站保证质量做好安全前提下,全力冲刺建设江门站。”省人大代表、广东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设备动力部经理蒋亮堂也一直关注着江门站的建设:“江门站建好,只是一个起点,想要持续发挥枢纽中心作用,需要进一步丰富轨道路线,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货流交汇于此,同时进一步做好后续的管理和运营,打造百年品质站房。”
省人大代表纷纷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江门交通轨道的建设与发展,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我市在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需要协调解决的相关事项,合力推进江门“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来源:江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