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机关建设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全国人大《人大侨委通讯》刊登我市人大侨务工作经验;省人大常委会2025年工作报告点赞“江门江海点工作不断创新”,我市出版的《江海讲述:基层立法联系点实践集》一书获社会高度评价;《江门市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条例》被推介为全省12个地方立法典型案例;鹤山市《探索“三联双到通网格”工作模式 积极助力基层治理》入选第七届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十大创新案例……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暨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5周年。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规2件,听取有关报告29项,开展专题询问2次、专题调研9项,检查2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16件,作出决定决议18项,办理代表建议239件,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以实干向时代作答,凭实绩向人民交卷。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以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域样板为牵引,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依法履职、担当作为,书写“中国侨都”全过程人民民主精彩篇章。
回顾
助力乘势“大桥经济”、奋进“六大工程”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新时代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围绕中心大局,不断开创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新局面,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江门实践,助力乘势“大桥经济”、奋进“六大工程”。
——增强法治供给,护航中国式现代化江门实践行稳致远。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2024年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70周年。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活动,通过点亮城市地标、宪法大舞台、法治文化游园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推动宪法精神深入人心。开展对海洋环境保护法、省实施海洋环境保护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切实推动法律法规在我市有效实施。
地方立法是对国家立法的延伸、细化和补充。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对《江门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进行修改,更好适应立法法新变化和立法工作新发展。这一年,也是我市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开展立法项目最多的一年,从制定《江门市城市建筑外立面管理条例》,助力塑造江门良好城市形象,到开展江门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立法,助力我市进一步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再到审议江门市出租屋安全管理条例和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市人大常委会努力提升立法质效,以高质量立法促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关键领域,有力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
监督权是宪法赋予人大的重要职权,而加强财经工作监督,更是人大围绕中心履职尽责的重要一环。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计划执行、财政决算、预算执行、审计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连续8年开展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绩效情况专题询问,首次召开审计工作专题座谈会,坚持每半年听取财政部门关于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汇报,推动更好实现举债有度、用债有效、管债有力、化债有序。
同时,市人大常委会自觉把工作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把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人大履职的题中应有之义。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市政府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情况,开展“把握‘大桥经济、黄金内湾’历史机遇,推动江门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进一步建立健全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民生“微实事”—“微心愿”代表建议三级民生实事工作体系,推动市十件民生实事、33件民生“微实事”项目有效落实,实现人民群众“微心愿”450个。
——聚焦民呼我应,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江门实践。
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代表工作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基础,不断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进一步创新代表活动方式。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全市人大代表工作座谈会,持续31年开展代表约见市长活动,推进全市五级人大代表“进站入网格”,全年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400多条,推动解决群众问题4700多个,扎实开展“绿美江门·人大代表在行动”代表主题活动,全市各级人大建设“人大代表林”152个。确定10件建议进行重点督办,持续开展优秀代表建议以及“金点子”建议征集活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推动代表建议工作实现“两个高质量”。
同时,我市出台《关于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域样板的实施方案》,深化全市20个江门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建设,涌现出蓬江区“蓬江民声”人大代表直播间、江海区榕树下议事会、新会区“民事民商议、代表齐参与”民主协商模式、台山市“三四五”工作法、开平市人大代表诉调对接工作室、鹤山市“三联双到通网格”工作模式、恩平市“八阶段工作法”等一大批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载体和响亮品牌。
展望
把“八个必须坚持”体现到人大履职全过程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自觉地、具体地把“八个必须坚持”体现到人大履职全过程,深入实施《关于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域样板的实施方案》,在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不断取得新成效,打造更多具有侨乡特色的人大工作品牌,持续开创我市人大工作新局面。
——以更实举措强化法治保障。市人大常委会将广泛征集立法建议项目,科学编制2025年度立法计划,紧紧抓住事关江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规项目,加强“攻关立法”。开展“小切口”“小快灵”立法,继续审议江门市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江门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条例、江门市出租屋安全管理条例,推进江门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立法。探索区域协同立法,联合珠海、中山开展关于固体废物污染协同防治立法和低空经济协调发展立法调研。开展“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方面法律法规执法检查,推动法律法规在我市有效实施。全面加强和改进我市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
——以更大力度增强监督实效。市人大常委会将加强财政经济监督,召开经济运行监督工作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研究处理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开展“扩内需,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题询问,持续跟进政府“十四五”规划执行情况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强民生工作监督,聚焦人民群众需求,重点围绕居留我市的“洋留守”学生就读升学、陈皮产业发展、深入推进我市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长者助餐服务、安全生产、“无废城市”建设、停车管理等情况,深入开展专题调研。
——以更优机制服务代表履职。市人大常委会将加强代表培训,继续利用好“人大代表讲堂”等平台,坚持邀请代表列席和参加常委会各类会议、活动。推进代表报告履职工作,探索推动代表履职积分制。围绕“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精心组织开展代表活动。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静态基层单元建设,探索开展预算工作基层联系点建设。探索开展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持续用好“数字人大”代表工作域平台。
(江门日报记者/ 通讯员/许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