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人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人民民主 奋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江门样板

来源:江门人大网 发布日期:2023-02-12 16:05:00 字体: 【大】 【中】 【小】 分享到:

从省市协同在全国首创为“菜”立法,推动侨乡广府菜传承发展更上一层楼,到高标准建设20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以生动实践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时代内涵,再到全省唯一的“国字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经验面向全国作经验交流,走向世界展示中国式民主……一年来,江门人大工作硕果累累、亮点纷呈。

回顾2022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以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人民民主,奋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江门样板。

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走向世界

2020年,江海区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广东省唯一的“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两年多以来,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实现扎实起步、良好开局,得到全国人大肯定,并作为唯一获邀单位在全国人大2022年地方立法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

更难能可贵的是,江海区基层立法联系点以侨为“桥”,向世界展示中国式民主。去年1月,江海区人大常委会主动邀请10多个国家的侨领参与基层立法交流,巴西江门五邑青年联合会会长陈文添受邀参与。回到巴西后,陈文添借助广阔的朋友圈牵线搭桥,将立法意见征集资料在同乡会、朋友圈中广泛传播,激发海外侨胞参与立法的热情。

去年,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经验登上中国国际电视台《今日世界》栏目,并受到中国驻瑞士大使馆的转发。”江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余志坚表示,未来希望将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国民主声音、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介绍中国发展成就的窗口。

如今走进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中心,一面立法建议展示墙映入眼帘,一条条被采纳的立法意见、一项项数据记录着联系点“成长”的点滴。截至目前,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共完成56部法律法规草案意见征集,上报1114条意见建议,115条被采纳。

省市协同在全国首创为“菜”立法

去年,省人大常委会在全国首创“1+N”省市协同立法模式。协同立法是近年来地方立法工作的创新实践,而专门为“菜”立法,更是广东在全国的首创之举。

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海鲜铺子”,更是“世界名厨之乡”。多年来,侨乡人民巧妙地把各种食材搭配组合烹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侨乡广府菜,并在粤菜文化中占据重要席位,通过立法保护传承与发展,很有必要。

我们主动向省人大常委会申请争取,成为首个探索广府菜立法的地级市,并提出以侨乡广府菜的高度开展工作,得到省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易中强表示。

目前,《江门市侨乡广府菜传承发展条例》已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通过法治方式推动侨乡广府菜在更高层次上传承发展,势必进一步推动侨乡广府菜特色化、品牌化、产业化,助力江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主任侯明飞说。

作为广东省首批可以行使地方立法权的设区市,我市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出台了《江门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江门市新会陈皮保护条例》等系列“小切口”“小快灵”立法,累计出台地方性法规11部。

高标准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

江门人大在全省率先启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建设,高标准建设20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坚持市县镇三级联动,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载体和响亮品牌。

此前,对于蓬江区杜阮镇上巷村村民来说,连接上巷村出入口的直道怎样建设是关系每个村民的头等大事。上巷村通过人大代表走访选民、村民议事会、恳谈会、逐户上门征求意见等灵活多样的协商方式,既充分吸纳了民意,又让村民领会和理解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和初衷,从而找准村民最关注的问题。

如今,上巷村有了时尚靓丽的入口和出口楼牌,村内主干道路宽敞平坦;路边增设了小公园、驿站、骑行彩虹道等休憩活动场所……各方面的升级改造,让上巷村焕然一新。“什么叫村民当家作主?就是我们说的话管用”“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我们不仅能当家,而且能当好家”……村民你一言我一语中透着自豪和满足。

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在建设过程中,江门人大建立起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凝聚全市各级人大智慧和力量,为推进实践基地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分别挂点联系各实践基地,加强指导;各级人大和各实践基地结合当地实际,强化自身特色,积极探索创新,以生动实践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内涵。

(江门日报记者/张浩洋 通讯员/区志宏)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