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蓬江区白沙街道:发挥职能优势 构建“5+”体系 高质量建设具有基层治理辨识度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典范

来源:江门人大网 发布日期:2023-01-31 18:20:00 字体: 【大】 【中】 【小】 分享到:

【编者按】2021年11月,江门人大在全市选取15个单位,建设江门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以实际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近期,江门人大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层调研,总结全市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好经验好做法,对蓬江区白沙街道、江海区人大常委会、新会区双水镇龙脊村、台山市台城街道环南社区、开平市蚬冈镇、鹤山市共和镇来苏村、恩平市良西镇等7个工作扎实、成效突出的江门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予以通报表扬。本栏目陆续推出江门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的好经验好做法,供全市各级人大参考学习。


蓬江区人大常委会白沙街道工委按照“凸显主题、体系建设、各有侧重、特色鲜明”的思路,紧紧围绕老城区基层社会治理,以推进和优化社区网格化管理为方向,蹄疾步稳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体系建设,充分发掘实践基地在联系群众、倾听民意、为民发声、推动治理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启明里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首批旅游休闲街区”,甘化厂遗址入选国家工业遗产,良化南社区炮台新村小区被确定为广东省“我为群众办实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重点项目联系点,江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成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市居家养老服务站示范点,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可观、可感、可触、可见”。

一、坚持顶层设计,优化布局建设,准确把握功能定位“最佳核心点”

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建设,把实践基地建设纳入街道重要议事日程,每月街道党工委会议专题听取实践基地建设情况汇报,多次实地调研、调度推进解决困难问题,并在经费使用上优先保障实践基地建设,全力支持人大街道工委打造1个实践基地、4个片区实践站、N个社区实践点的“1+4+N”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体系。

(一)以基地为核,提纲挈领。依托街道代表中心联络站,设置“法治长廊”“全过程人民民主知识墙”“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工作展示厅”等功能区域,主动收集、挖掘人大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鲜活案例,制作白沙街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宣传短片,编辑实践活动电子季刊,拍摄优秀人大代表履职小视频等,打造可感知、可衡量、可阅读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样本,充分发挥基地核心辐射作用。2022年有8篇稿件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有效扩大了人大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影响力。

(二)以“站”“点”为网,覆盖街道。整合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建设“片区实践站+社区实践点”覆盖全街的“网格化”基层治理实践体系。其中,范罗岗片区实践站以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为重点,开展“民生无小事,代表来议事”、“部门进站,代表到家”、圆桌会、直通车等实践活动,实践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助力街道基层治理工作全面提升。美景片区实践站围绕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主动链接大党委成员单位、共建单位和热心企业,强化党建引领,建立议事联动机制,共同谋划和推动社会民生问题的解决。兴盛片区实践站注重监督常态化,成立专业监督小组,通过开展专门走访、课题调研、约见部门负责人等方式,推动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甘化片区实践站围绕基层治理理论水平提升,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开展交流研讨,深化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学习研究和宣传,让群众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

(三)以实用为先,细化功能。各个站、点按照“建在基层、覆盖选区、方便联系”的原则,选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活动中心、办公室一楼等人员聚集的场所,每个站、点均设置“民情倾听室”“议事厅”“代表书屋”“全过程人民民主知识墙”“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工作展示厅”等功能区,便于代表议事、学习交流、接待选民,构建“15分钟联系圈”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

二、强化管理运行,确保常态长效,探索构建机制体系“最大公约数”

充分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路径中的又一生动实践,健全完善实践基地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确保实践基地规范运作,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周周有轮值。每周五为代表“固定活动日”,安排驻站人大代表轮流到实践基地、站、点接待选民群众,架好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月月有活动。坚持“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精心设计“老旧小区品质提升监督月”“科技创新推动工作活动月”“ 推进文旅工作活动月”等主题活动和课题式调研,真正让实践基地、站、点用起来、动起来、活起来。季季有视察。每季度组织人大代表围绕老旧小区品质提升、历史街区活化、法治工作建设等街道中心工作以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开展集中视察,通过代表“主动出诊”,“覆盖式”查看项目进度、“认领式”开展项目监督、“精准式”督办解决问题,推动热点难点问题落地落实。年年有总结。年末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对各站、点全年工作进行回顾、盘点,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开展优秀实践基地、站、点、联络员评比活动,组织驻站、点代表就履职情况谈心得、谈收获,实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三、聚焦主题发力,打造品牌特色,齐心共绘基层治理“最美同心圆”

聚焦基层社会治理中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打造工作亮点、示范标杆,推动实现“一站一品牌,一点一特色”,真正让实践基地体系建设更加完善、更有质量、更具效能。

(一)“实践基地+直通车”,“小事情”聚起基层“大民生”以“1+4+N”网格体系中的“小单位”为依托,充分调动网格内企业、学校等社会力量,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网格化基层治理新格局,让群众搭上民主管理的“直通车”,汇集起人人关注民生的强大合力。2022年,各级代表驻站、点开展服务群众活动200余场次,走访联系群众30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10条,推动解决优化北街良化东社区道路“微循环”、农林社区老旧车房墙面改造、实验中学加装人行道、白沙大道33号群楼积水等192个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

(二)“实践基地+民意窗”,“小单元”托起社区“大民主”。通过人大代表列席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创新“两代表一委员”议事会、走进社区“两委”班子会议、参与居民代表会议等机制,全方位推动基层民主协商落地落实。组织居民议事会。范罗岗片区实践站在协调侨苑坊的居民老旧社区改造工作中,从改造的整体方案,到花圃的外观,从解决停车难问题,到优化小区基础设施,整个改造过程,邀请居民代表进站议事,通过议事会把社区居民集中在一起,以“议”为媒,找到“最大公约数”,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参与社区“大党委”联动议事。针对白沙街市政设施和配套老旧落后等问题,通过资源共享、困难共解的方式,议事65条,解决56条,推动解决了群众反映较大的车位乱停放、楼道信箱破旧、辖区缺乏电动车充电桩等小急难问题。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聚焦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常态开展“民生无小事,代表来议事”“部门进站,代表到家”主题实践活动,美景片区实践站聚焦老旧小区化粪池如何不“添堵”开展“民生无小事、代表来议事主”题实践活动,创新邀请“两代表一委员”与区城管、京环公司相关负责人、社区干部共聚一堂,以“商”为本,协商提出解决办法。会后区城管建立常态化清池机制,定期检查清理化粪池,切实解决了群众投诉众多的化粪池堵塞问题。

(三)“实践基地+建议库”,“小支点”撬动治理“大格局”。坚持把察民情、听民意、聚民智贯穿于民主决策全过程,以高质量的建议作为“小支点”,真正提高决定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大格局”。2022年,人大白沙街道工委聚焦基层社会治理,组建4个重点工作推进组,11个课题研究组,围绕群众反映较大的养老、文旅产业发展、校园交通安全等问题召开38次专题研讨会,选取15个课题进行调研,在区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交了20份高质量的代表建议,20份建议全部按期办结,建议办理满意率达95%

四)“实践基地+监督岗”,“小镜头”推动项目“大落实”。坚持邀请人大代表听取街道各部门述职述廉,让人大代表深入了解街道各项工作;坚持开展“人大代表约见街道职能部门负责人”活动,针对问题进行专题问询,向街道提出可行性建议,推动街道工作依法高效开展;坚持“一线”现场监督,综合运用“检查+询问”两种形式,常态化、规范化做好项目监督,持续开展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确保一督到底;坚持对长期推进的项目“镜头不换”“焦点不变”,持续监督,使上一年监督与下一年监督相互联系,增强监督刚性效力。通过常态化监督,助力推进街道各项目落地。如推动白沙街连片改造长堤风貌街、启明里、甘化厂遗址等历史遗存,推动白沙兴隆工业区打造成江门市远洋农副产品电商直播带货基地,推动白沙“信访超市+外送服务”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

(五)“实践基地+普法点”,“小平台”连着立法“大方略”。依托立法点与实践站、点,开展立法调研、咨询、座谈、征求意见等形式,扩大人民群众对立法工作全过程、各环节的参与,推动联系点从参与立法向监督执法、促进守法、宣传普法深化。2021石湾社区立法联系站通过走访群众及时收集意见建议,为制定《江门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提供了参考依据。20229月提交关于《江门市环境噪音污染防治规定》立法建议。同时,紧盯人民群众这个“绝大多数”,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使学法、守法成为社区风尚,使普法成为人大工作常态。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