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2003-2022, Jiangmen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市政府:
江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江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中期评估的报告。
会议认为,《纲要》颁布以来,我市大力推进《纲要》的实施,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侨乡”的核心任务,积极实施“三边”发展战略,抓好“种树、搭桥修路、抓大项目”三件大事,有效抵御了外部经济疲软的冲击,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成效较为显著。但是,《纲要》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大环境的不利影响,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减弱,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部分主要指标完成进度不够理想,部分重大项目投资进度放缓,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未能得到根本上的改变等。
为此,会议要求:
一、增加紧迫感,力促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正视存在的差距和困难,化压力为动力,重点推进体制机制的完善、实体经济增长、重大项目投资、新兴产业的培育、加快城镇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实事的落实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计努力完成《纲要》中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二、深化改革,转变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要积极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进作风,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责,建设一个行为规范、工作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人民满意的政府。
三、做强实体,加速产业结构优化。一是狠抓现有企业转型升级和增资扩产。二是加快培育本土化具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体系。三是加大帮扶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比重。
四、紧抓机遇,增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力。坚持以大项目带动产业大发展,瞄准大企业、大项目招商,继续推动列入“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工程建设和重大项目的落地投产。全面启动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各项工作,开启江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紧抓全省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机遇,加大对我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抓紧做好项目投资招标、征地拆迁、跟踪落实等工作。
五、增加收入,加大培育地方消费增长点。积极提高居民收入和保障水平,提高低收入群体待遇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确保“十二五”期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600元,增强和释放市民消费潜能。主动适应中央房地产调控政策,保持房价平稳适度增长,基本适应地方广大人民群众的购买能力。积极开发旅游、文化等热点项目,发展和完善消费信贷,增强居民的消费预期。
六、改善民生,重视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深化社会事业领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社会发展机制,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加快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渠道,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加强社会综合治理,确保大局稳定、社会和谐。
七、总结经验,做好 “十三五”规划编制准备。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研究把握江门市近三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运行的情况,分析研究当前发展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改进规划编制方法,严谨测算各项规划指标,为科学、准确地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奠定良好基础,提高规划的科学化水平。
江门市人大常委会
2014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