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2003-2022, Jiangmen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市政府:
江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发展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我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总体形势向好,创业创新氛围大幅提升,工作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但小微双创工作面临时间紧迫、任务艰巨,2018年将要进入验收阶段,目前很多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思想认识未到位、资金使用进度偏慢、政策服务欠主动、小微企业融资难、商会行业协会有待加强等问题。
为此,会议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树立一盘棋意识。小微双创工作要避免上热下冷现象,各市、区政府要在政策措施、人员配备、资金配套等方面尽早到位,上下齐心,全市一盘棋,认真贯切落实好我市小微双创工作,切实将帮扶政策落到实处。切实确保扶持政策、资金及时到位,加快资金使用效率,严格对资金使用进行职效评价,理顺补贴券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兑付难问题,充分发挥好政策资金作用,鼓励和引导小微双创企业积极开拓市场、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变增长方式。建立定期收集小微双创企业意见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建议和意见反馈,及时总结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和效果,及时调整,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实际依据。对延误扶持政策的行为要建立严厉的问责机制,不折不扣地依法主动执行补贴方案、减免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最低收费标准,做到应补尽补,能减则减,能免则免,使小微双创企业及时地、最大限度地享受扶持政策。
二、主动牵线搭桥,做好政策措施对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梳理各部门、各级政府发布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扶持政策的宣传推送方式,尽可能地以最简洁明白的方式向企业和社会推广。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相关部门要变“等上门”为主动联系符合资格享受扶持政策的小微双创企业。各级政府部门要做好牵线搭桥,引导服务对接企业。要为小微双创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行业协会、地方行业龙头企业、社会团体等机构的对接牵线搭桥。鼓励科研机构的基础设施、科研仪器等面向小微双创企业开放,开展合作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训等,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成品科技含量,引导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鼓励小微双创企业与高校合作,带动大学生就业。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与小微双创企业分享经验、提供帮扶。政府要组织好力量对企业的专利技术进行保护,鼓励社会团体举办创业培训活动、创业创新比赛及各种围绕“双创”的公益活动,培育创客文化,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政府要为企业引进人才特别是引进领军型的高端人才提供帮助,打造良好的配套环境吸引人才集聚。
三、加大配套投入,营造良好双创氛围。我市各级政府要切实为小微双创企业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的双创氛围。要通过无偿提供或低价出租等方式为小微双创企业提供办公和厂房用地,配套好基础公共设施,提供免费宽带互联网连接服务等,以政府购买及无偿资助的方式提供双创中所需的公共配套,帮助小微双创企业低成本运营。要加快大数据的服务与应用,加快电子服务平台建设。建议借鉴广州、深圳、珠海等周边地区先进经验完善我市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应用和建设,鼓励小微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拓市场;整合利用政府的各种信息平台,及时向小微企业发布政府各类最新政策。政府层面要加大宣传,借助媒体、微信微博平台、官方网站等宣传媒介对优秀的小微双创企业、“双创”政策等进行宣传,提高社会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吸引创业者和专业人才加入,吸引投资机构、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等机构参与投资。加快企业人才引进平台建设,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力度,重点解决好外来人才及务工人员的生活配套问题,子女入学问题等;通过园区环境改造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提升企业经营和员工工作生活环境;通过加强与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等培训机构的合作,提升整体用工水平,为企业用工提供保障。
四、建设信用体系,为小微企业保驾护航。地方金融业要支持我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建设,通过机制创新,利用杠杆,撬动更大的社会投资投向小微企业,打造好我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融资服务平台,落实全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鼓励企业以信用争取银行融资支持。政府要创新思路,打通小微企业进入二级市场的融资渠道。有关部门搭建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小企业信用记录体系和小企业信用咨询机构,为银行提供小企业全方位、多视角信用状况咨询。加强金融第三方信用评级工作,提升评级企业占比。继续扶持设立专项资金补助信用评级推进工作,扩大信用评级的地域应用范围。增进外部评级机构与银行机构的合作交流,切实增加外部评级结果的应用。建立银行同业的小企业信用奖罚机制,对于发展前景良好、管理规范、信誉良好的小企业,可建立“信誉良好小企业”名单,对于有骗贷或违约行为的企业,应在金融同业中予以通报,增加企业及其股东的违约成本,促使其主动增强对自身的风险约束,防止其多头融资,套取银行信用。要加强宣传,扩大小微双创企业对诚信环境建设的认识,增强企业的信用意识、管理意识和竞争意识。要加强对小微“双创”工作扶持资金的监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真正做到公开透明。
五、借力民间力量,做大做强小微企业。政府要在财政和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各种商会、行业协会发展,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联系政府和企业的桥梁作用,为小微双创企业传递政策信息、行业信息、市场信息等。针对融资难问题,政府需要发挥好商会、协会等社会力量,做到人财物互信互利;政府要打造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配套协作的产业集群,让小微企业在做好配套中壮大自己。比如,我市 “大长江”作为龙头的摩托车企业,为“大长江”做配套生产和服务的小微企业就有几百家,我们可以借鉴“大长江”的成功案例,在我市其它产业中也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小微企业进行发展。建议由政府联合商会、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收集筛选小微双创企业名名优产品信息,完善政府采购平台信息,建立本土小微双创企业产品采购信息库,政府采购可以向本土小微双创企业倾斜,优先考虑采购本土小微双创企业名优产品,扶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
江门市人大常委会
2016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