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一篇名为《评议育出文明花》的文章发表在《人民之声》杂志上。文章介绍,1995年新会市人大常委会祭出“尚方宝剑”,对国家行政、司法机关进行评议监督。评议开展之初,质疑声不少,“部分委员顾虑重重”,不想动真格,没必要“引火烧身”。但评议工作继续进行,常委会深入选民开展440多次座谈会,向各方收集对公安局、电力工业局两个部门的意见。参会人员达4116人,最终收集到的批评意见就达412条。
当年,新会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评议监督在全省“首开先河”。第二年,广东省出台评议工作规定,指导各地开展评议。随着社会发展,新会撤市设区,许多事也在发展变化。2008年,新会区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开展工作评议和满意度测评的工作指引,通过建章立制,该项工作蝶变重生。十年磨一剑,评议工作也如一块陈皮,陈化出新的生命力道。
直击部门问题 寓支持于监督
2016年12月16日,周志雄调往新会区经济信息和商务局任职。没多久,在北京学习的他接到电话,该局被新会区人大常委会定为2017年工作评议对象。“有一种没睡醒的感觉。”周志雄笑言,作为新上任的局长,办公室的椅子还没坐热。
新会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梁远球说:“我盯着这个局有10多年了。”区经济信息和商务局存在部分干部不配合工作,“推卸责任的能力比真正办事的能力强”等问题。这些信息由选民、人大代表等传递至区人大常委会。
“毕竟评议一个部门,要敏感一点。”梁远球说,新会区人大常委会经2个月的讨论和走流程,才敲定评议对象。评议对象的选择还需围绕该区发展大局、中心工作,当时,区委、区政府提出工业立区,区经信商务局在招商引资等方面任务繁重。每年,被选为评议对象的部门为1至2个。
新会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区经济信息和商务局进行了工作评议。
周志雄承认,被选为评议对象在情理之中。因为,经过多次机构改革,现在的区经信商务局由原来的13个部门合并而成,融合协调短时间内难以完成。横向来看,新会区经信商务局承担的职能在其他地方会被分成3个局,经信局、商务局、网络信息统筹局。
不是每个人都愿直接点出别人的问题,有地方人大工作者对梁远球说,“不愿得罪人,怕影响人大年底的考核成绩”。“不存在什么得罪人,我们是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梁远球说,希望过评议一个部门,以点带面,促进地区发展。
两个月深入调研 公正利用考核
虽说是“文火慢炖”,但成为评议对象还是有点烧屁股的痛感。新会区人大研究室主任林楹庆曾在私下场合听某部门工作人员埋怨,“我们在基层辛辛苦苦工作,人大坐办公室还来评议我们”。情绪并非理智,却会影响行为。周志雄说:“这不是开玩笑,我们很紧张,全局每一个业务部门都要动起来。”
听取新会区经济信息和商务局工作报告。
刺痛感主要来源于,如果评议对象整改不力,人大会告知党委、政府,机关工委会将该项内容作为部门年度考核的参考标准。“这个很厉害,可能机关工委一个电话,部门都要抖一抖。”梁远球说。
利器是好,但要放在公正之手。为尽可能提供专业建议,评议开始,新会区人大评议组邀请周志雄前去讲课,介绍区经信商务局的组织构架、职责范围,及牵涉的法律法规等。接着,评议小组分成4个调研组,前往各地听取群众、人大代表、企业主等群体的意见,甚至,其他部门、每个镇的意见都不放过。
“你觉得,高考跟我们局有关系吗?”周志雄询问,他解释,如果没有区经信商务部门进行无线电监测,高考考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作弊现象,“这类信息不做培训,不做深入调研,一般人不会知道。”
一般情况下,调研阶段会持续2个月。“是否说到点子上很重要,花了这么大的精力,不能说是走过场。”林楹庆说。前几天,梁远球将一份评议报告打回去,让进一步调研,“因为还不够深刻”。
边评议边整改 改善效果明显
对新会区经信商务局的评议意见是在去年10月末发布的。评议会现场进行民主测评,新会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27人打分,最终20张满意,5张基本满意,2张不满意。“我很想知道不满意的2张是谁,不是要报复,而是想知道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好以后调整。”周志雄说,因为无记名投票,他无法获知。
现场评议
毫无疑问,周志雄迫切希望部门成绩迅速提升,获得评议组认可。在人大评议过程中,他便着手整改。比如,区经信商务局10余位中层管理人员在这期间接受岗位调整,“一些性格内向但业务突出的人员被放到一线。”区经信商务局还出台新会区招商引资“黄金10条”等政策。
部门整改的效果逐渐显露。今年1—4月,新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去年增加27家,增速在江门三区四市排名第一。这项数据在之前的5年效果不理想,企业数减少65家。“去年,是我们工作最忙的一年。”周志雄感慨说:“人大评议让我上了一个‘速成班’,新官上任短时间内就熟悉了全局工作。”
工作评议开展10多年,10余个部门所演绎的故事,与区经信商务局的大同小异。“政府其他部门也感受到,经历过工作评议的单位,效率提高,作风转变,效果很明显。”新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莲友说,这项制度坚持10年并历久弥新的秘诀在于,“评议部门的自我总结和整改提高只是一方面,我们特别重视听取基层的意见,吸纳群众的想法。真实,很重要”。
(江门日报记者/徐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