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席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华侨和荣誉市民专题视察“百千万工程”建设成果 “这里真是古色古香又充满生机”
2月27日,列席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华侨和荣誉市民走进鹤山市共和镇来苏村、龙口镇霄南村,专题视察“百千万工程”建设成果,感受古村新韵与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视察组一行通过走访调研,深入了解古村以党建引领促发展、深挖特色资源兴产业的实践路径,共话侨乡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这里真是古色古香又充满生机!”走进来苏村,视察组被古村与现代化民宿交相辉映的景象吸引。作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来苏村以党建为引领,拆除私搭乱建3000余平方米,实施村道亮化、市场改造等民生工程,并引入总投资超6亿元的文旅项目,打造“茶文化生态博览园”和特色民宿集群。
在视察泊瑞·和安里民宿后,列席华侨、大湾区南太平洋渔业农业促进会副会长李冬梅感触良多,“民宿既保留了百年老屋的历史痕迹,又融合了现代设计,真正做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李冬梅说,来苏村将生态农业与文旅深度融合,为侨乡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期待未来更多海外资源能参与这样的项目。
步入霄南村,巷道与源氏祠堂讲述着700多年的鲜卑族历史。作为中国传统古村落,该村以鲜卑文化为底色,打造“龙口牛肉”非遗品牌,推动牛肉预制菜研发,并引入光伏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鲜卑文化与现代产业结合得如此巧妙,令人惊喜!”列席华侨、澳大利亚墨尔本江门五邑青年联合总会新闻传媒部部长马骏飞对霄南村特色文旅印象深刻,他表示,霄南村不仅保留了传统特色,还与时俱进,注重人文设计和现代化景点打造,实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乡村风貌。
“我购买了咖啡和手信这些当地特色产品,丰富多样的乡村业态不仅吸引了年轻人和游客的关注,也让更多人有机会深入了解江门的历史和文化。”马骏飞说。
视察中,华侨和荣誉市民对两个村“党建引领、文化赋能、产业兴村”的实践频频点赞。李冬梅表示:“侨乡的古村落不仅是文化瑰宝,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希望未来能加强海外宣传,吸引更多侨胞回乡投资文旅项目。”
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吸纳华侨和荣誉市民的建议,深化“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以侨为“桥”汇聚各方资源,推动更多“古村活化+产业振兴”案例落地,书写侨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