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
江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我市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近年来,我市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困境中求发展,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主动出击,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扎实稳健地推进园区建设,成效明显,促进了我市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招商引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园区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为此,会议要求:
(一)以产业招商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质量。一是突出产业规划导向作用。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使之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重大项目规划和资源配置等专项规划衔接;明确产业定位,严格按照产业规划要求进行招商;把产业招商和现有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产业集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创新招商理念和方式。根据我市产业规划和园区特色,以园区招商、产业招商、会展招商、服务招商为主,组织专业招商队伍,或委托专业招商机构,扩大对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业、先进技术等方面招商成果,努力开拓东南亚引资市场,加大台湾等地区的LED项目招商力度,积极承接珠三角、长三角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利用侨乡优势,加强与国内外商会、行业协会的沟通联系,发挥招商“顾问”、中介组织的作用,广泛挖掘社会招商资源,推动招商引资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三是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建立重要产业、重大项目策划机制,提高招商的成功率;完善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考核激励机制;健全项目洽谈、引进、审批等工作机制,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争取中央、省驻江门的部门和单位对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支持,形成合力,提高招商引资绩效。
(二)以整合资源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一是加快园区建设步伐。一方面按“规划科学、定位准确、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的要求,修编园区发展规划,整合现有规模小、布局分散、档次低的工业集中地,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另一方面对园区建设继续实行“放水养鱼”,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把吸收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和走市场化方式建设工业园区有机结合,使园区走上自我循环、良性发展的轨道。二是加快土地资源整合。对全市土地存量进行详实的核查,调整零散地块;加大清退闲置土地和政府依法收储的力度;积极推进“三旧”改造,大力开展山坡地、滩涂以及围海造地工作;加强与银行沟通,对抵押、查封的土地进行合作开发利用;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为园区经济发展争得更多的土地利用指标。三是探索园区共建发展新模式。重点推进市高新区申报国家级高新产业园区工作,进一步理顺园区管委会、地方政府、招商管理部门、镇(街)等各方之间责、权、利关系,探索建立权责统一、管理有力、协调顺畅的管理体制;打破现行的利益格局,调动市(区)、镇(街)的积极性,实行园区市、区、镇三级共建;探索园区开发建设的新模式,重点探索以“一园多区”科学布局园区建设,突破园区原有格局,有效解决项目用地、环保指标等瓶颈问题,实现合作共赢。
(三)以强化服务为抓手,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一是抓领导机制的完善。把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集中统一、直接高效的领导机制、协调机制,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协调好各方关系,积极解决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二是抓政策措施的兑现。清理、梳理现有鼓励投资创业的政策与措施,加强对政策措施贯彻执行情况的督查,切实解决有关政策的兑现问题。三是抓服务效能的提升。抓好行政审批职能归并工作的落实,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办事程序,开通一站式绿色审批通道,提高办事效率;做好签约企业的跟踪服务和管理工作,重视解决引进企业在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为重点对象,实行专人负责联系、长期跟踪;强化对已落户企业的服务,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办好事实事,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使企业留得住、站得稳,达到以商引商的目的,着重抓好现有企业增资扩产,扩大“无地招商,绿色招商”的效果;加强对目前正在洽谈的重大项目的跟踪,收集更多信息,提供更详实的资料,争取项目落户。四是抓江门知名度的提高。投入必要的资金,借助强势媒体对我市的区位、环境、资源、政策等优势进行宣传,通过“炒热”江门,提升江门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加江门第一侨乡对外界的吸引力,使之成为投资的热土。
(四)以搭建平台为抓手,进一步推动自主创新。一是营造园区自主创新环境。及时制定适应自主创新要求的新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性研究;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园区自主创新的投入,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为自主创新型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击侵权违法行为。二是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核心园区自主创新功能。在核心工业园区建立创意工业园,鼓励各类企业创建研发中心,在用地安排、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扶持;支持建立专业技术孵化体系,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三是强化产学研的结合。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的骨干作用。四是落实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措施。要抓好职业教育,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落实好人才引进和发展规划的政策措施,搭建发挥人才作用的创业平台,吸引具有跨学科知识、跨行业经验和广阔视野的自主创新领军人才落户江门。
江门市人大常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