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2003-2022, Jiangmen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江门市蓬江区人大常委会环市街道工委组织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围绕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黑臭水体治理等重点工作开展深调研、大走访,并借助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与老百姓直面议事,听民意、解民忧。其中,一批驻村代表和“村官”代表,更是充分发挥履职优势,拿出了一系列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招、硬招,力促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短期取得实在成效。
走村进社,调研“把脉”
聚焦“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和人居环境整治的“痛点”“难点”,突出“有效管用”,区人大代表李志华、陈华添、李康生、谢枝华等经过调研,分类梳理、盘点分析、由点带面提出解决“痛点”“难点”的思路和办法。
联系环市街道人大工委的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沃芬带队,下沉到挂点联系的龙溪、丽苑、东风、里村、群星、篁边等社区和经联社开展深调研。他认为:“各社区、经联社的社情、村情不一,特别是服务群众的公共资源不足、‘三旧’改造推进力度不大,部分村民经济发展意识和环境整治意识不强等,这些共性问题都是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谋求乡村经济发展必须跨越的坎。”
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沃芬在龙溪社区开展调研
张沃芬表示,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与加快推进“三旧”改造进程、加快推动老旧社区改造、深化“三清三拆三整治”成果等息息相关,各项工作要“策马扬鞭”,更要“快马加鞭”。
对标对表省考核要求,区人大代表、环市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志华提出,要将着力点侧重放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补短板上,以经联社为实施主体,经济社为基本单位,驻点工作组驻点督导,集中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和“廊道”专项整治行动,治“顽疾”、医“痛症”。
聚焦问题,靶向施策
环市街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主干道为滨江大道、江门大道、江沙路、迎宾西路等4条主干道。针对4条主干道的整治堵点,李志华充分发挥表率作用,靠前指挥,周密部署,组织街农业办、城环局等相关部门和经联社多次召开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会议,带领全街领导干部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持续作战一个多月,加速推进整治,掀起了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热潮。目前,已拆除群星阳和里、江门大道联合段、江门大道群星段和滨江大道金羚路等19处近3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拆除广告牌16处,整治占道摆放387处,主干道两侧500米可视范围内的违章建筑整治在稳步推进中。
江门大道龙舟山遂道口山边拆违现场
为了解决老旧社区“环境差”问题,李志华“马不停蹄”深入到2019年的社区改造示范点——育德社区和怡福社区调研社区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借鉴工作经验做法,实地指导2020年的改造点——天龙社区、五福社区开展老旧社区改造建设,提出平整社区道路、升级改造社区公园、完善配备设施,强化“党建+N全科网格”等全面优化社区环境、增强社区服务功能的措施和规划。
区人大代表李志华指导天龙社区开放式楼宇的规范管理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程”连续两年被人大代表票决确定为区十项民生实事之一, “黑臭水体治理”连续两年被列入代表年度监督计划。今年,丹灶河上游应急工程、清淤工程及截污工程已基本完成。针对群星丹灶河支流(俗称:花笼津)的污染现状,区人大代表、环市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陈华添多次实地调研。“花笼津”总长度约800米,由于村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该河,河水黑臭,直接影响村民的生活环境。陈华添、谢枝华等代表主动约请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和相关职能部门现场“议事”,提出将“花笼津”列入2020年区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的建议,研究分步整治“花笼津”方案,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
代表约请部门实地视察群星丹灶河支流(俗称:花笼津)的污染现状
同频共振,硬核整治
环市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重心在各经联社。作为经联社“两委”干部的领头人,欧阳健华、罗景就等一批“村官”身份的代表,在整治工作中扛起硬核担当,凝聚共识,调动全民参与整治的热情。环市街辖区9个经联社“各施各法”,村容村貌“改头换面”,农村人居环境加速提升。
省人大代表、篁庄经联社党支部书记、社长欧阳健华率先垂范,科学划分责任区域,模范带头抓推进。一手抓“村内环境整治”:协同城管、环卫部门依法拆除影响村容村貌、道路交通和侵占公共资源等违法建筑;重点加大对主次干道、公厕、农贸市场等点位的清洁和保洁力度;广泛动员党员干部参与集中整治,目前篁庄社区已整治卫生死角100余处,清理各类杂物、垃圾3万多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近3千平方米。一手抓“文明乡风建设”:携手社区开展身边好人事迹挖掘和树立,开展“记住乡愁,留住乡情”等系列活动,培育形成崇德向善的纯朴民风和厚道家风。
省人大代表欧阳健华率党员干部开展环境整治志愿行动
区人大代表、联合经联社党支部书记、社长罗景就坚持党建引领创新示范,结合“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员干部充当先锋,组织村民群众自行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乱堆乱放、杂草杂物、积存垃圾,目前已完成清理整治51处。罗景就创新方式,以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形式通过《联合经联社村庄卫生、宅基地建设办法》,将环境卫生与年终分配相挂钩,推动环境整改与村民转变观念相结合。通过高标准打造罗坑经济社作为整治示范点,以点带面推进联社乡村环境整治换新颜。
区人大代表罗景就带头清拆房前屋后乱搭建
区人大代表、群星经联社党总支部书记、社长谢枝华带领经联社“两委”干部、各经济社社长建立“人居环境整治”(三清理)挂图作战工作表,对群星社区进行地毯式排查。成立由80人组成的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入村进户宣传队”,率先向村民群众派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对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知书》,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内容和各村具体整治事项,掀起党员带头、村民支持、群众共同参与的人居环境整治良好氛围。为高标准打造群星振振村、草园村为整治样板,谢枝华带领12条村的经济社社长实地学习取经,同步整体推进群星各村的整治工作上新台阶。
区人大代表谢枝华带头清拆房前屋后乱搭建
区人大代表、东风经联社党支部书记、社长李康生结合“三旧”改造,以“三清三拆三整治”、社区垃圾分类等工作为抓手,重点拆除一批临建,对垣吊里等4条自然村的房前屋后乱堆乱放进行集中清理。联合东风社区率先在岭南印象小区建成5个垃圾分类投放亭,建成江门市首个垃圾分类物业小区。
区人大代表李康生率党员干部开展环境整治志愿行动
区人大代表施景麟带头参加卫生黑点清理志愿行动
据统计,今年以来,环市街道督导发现问题602处,已完成清理整治427处,派发宣传资料近5000份,“三清三拆三整治”“廊道”集中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作初见成效,辖区人居环境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环市街道各级人大代表始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履职担当,用自身的模范行动带动村民群众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发展中贡献人大代表力量。
(蓬江区人大常委会环市街道工委办公室 黄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