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五洞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因地制宜,找到一条产业振兴的致富路:通过大力发展牛肉美食产业,实现了农民富、农村美,60岁的村民在家门口可以找到每月3000多元的就业岗位,村集体收入由几十万元增长到200多万。说起这几年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致富带头人镇人大代表、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冯凯辉。
几番求索,山重水复疑无路
如何让村民的口袋鼓起来?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冯凯辉心头。由于诸多原因,五洞村的历史欠账多,集体经济薄弱,村委会想进行村容村貌整治,为村民办些实事、好事,但苦于囊中羞涩,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带领村民们奔康致富,他尝试过种植和养殖等各种办法。还在担任6年村民小组长的时候,他承包一百多亩鱼塘搞养殖,属于早期的养殖大户,舍得吃苦,起早摸黑,风里来雨里去,先尽心忙完村民小组的事再去打理自己的鱼塘,吃住在鱼塘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养鱼改善了他的生活。“养鱼赚的是辛苦钱,刨去杂七杂八的费用,也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是我后来转行开餐馆的原因。”冯凯辉坦言,“养殖与种植一样,周期长、不可控因素太多了,靠天吃饭,今年风调雨顺赚钱,明年天气、市场起变化就亏钱。很无奈,辛劳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事非亲历不知难。出于理解、同情耕塘者的艰辛和不容易,乐于助人的冯凯辉把自己多年摸爬滚打,辛苦积累的耕塘经验教训:鱼塘管理、鱼苗选购、饲料投放、疾病防治、安全越冬……毫无保留地与左邻右舍分享。他一点都不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朴素地认为身为村民小组长,帮助村民是应该的,况且自己没帮什么大忙。他的观点是:共同富裕、春色满园,要比一花独放好。
镇人大代表冯凯辉带队察看五洞村水产养殖基地运行情况
作为土生土长的五洞人,冯凯辉太熟悉传统农业种植的短板了:规模小,产量低,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要奔康致富必须引进新技术新模式,加快农技推广工作,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现代观光农业转变,提高经济附加值,增收才有可能。真是天从人愿,2018年冬,消息灵通的他得知上级有个垦造提质水田的项目正在到处找点,冯凯辉快速反应,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村小组长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向村民宣传、普及垦造提质水田项目的种种好处,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最后通过村民大会表决,争取到垦造提质水田项目在五洞村成功落地,为传统种植业转型奠定了基础。冯凯辉不满足现状,爱动脑子,自三年前担任镇人大代表后,他一直在思考怎样从五洞村实际情况出发,发展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共同富裕?
柳暗花明,餐饮打开致富门
机遇青睐有准备的人。随着江门市交通大会战如火如荼开展,特别是江顺大桥的建成通车,五洞村由原来的“区尾镇角”一跃而成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的风水宝地。冯凯辉心头的牛肉餐饮一条街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他从老祖宗“民以食为天”的古话里受到启发,经过市场调查发现:随着汽车进入家庭,双休日呼朋唤友远离都市前往乡村郊野,一边品尝着鲜美的农家菜、追求舌尖上的惬意,一边享受田园风光,呼吸着带有泥土芳香的清新空气成为城市人的生活时尚;五洞毗邻顺德,投资创办牛肉餐饮店把顺德等相邻地区的高端客户吸引过来消费是可行的,找准了切入点等于成功了一半。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冯凯辉仔细分析道:顺德餐饮业可谓执广东牛耳,以“顺德渔村”为代表的饮食品牌遐迩闻名,已经把海鲜和鸡、鸭、鹅、鱼、羊的烹调做到了极致,别人想赶超不容易。然而以牛肉为食材的菜式是其短板。五洞就要从牛肉切入饮食服务业,与一江之隔的邻居进行差异化竞争,五洞村能够有所作为!他算了一笔账:五洞村有养牛的传统,村民养的牛不愁销路就近供应餐馆,牛肉一条街的需求又会刺激村民多养牛。对他雄心勃勃的计划,村民们将信将疑,期待他用结果说话。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挽起袖子干。2018年3月,他以每年27万元的价格租下村里4亩地开办首家大众牛餐馆。五洞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诞生了。亲民的消费价格、令食客流连忘返的就餐环境,一到周末休息日子所有的餐桌坐满吃饭的客人,每天卖出牛肉1000多斤,牛餐馆只用了短短三个月时间,从30张餐桌扩展到130张,吸纳了50位村民就业。冯凯辉把大众牛餐馆生意火爆的秘诀和盘托出:水甜、肉鲜。煮牛肉的水来自地下130米,权威部门的检测报告显示,水里富含矿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此其一;其二,每天宰杀两头牛,上午一头下午一头,确保了牛肉的新鲜美味。顺德等地的顾客在餐馆过足嘴瘾后,返回时顺带买些牛肉回去吃,费尽心思就是做不出在五洞村就餐的口感、味道,原因正在于此。
一花引来百花香。在大众牛餐馆客似云来的现实面前,五洞村民原先怀疑的目光变成了钦佩,纷纷筹集资金加入餐饮业。小小五洞村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17家专营牛肉的餐馆,牛肉一条街成行成市,逐渐为消费者认可、接受。五洞牛肉如雷贯耳。珠海、佛山、中山、顺德、南海、番禺等珠三角地区的食客慕名前来一饱口福。双休日、节假日打牙祭的人数众多,一桌难求,事先没有预定的食客只能等位。
依托牛肉特色产业的强力拉动,五洞村的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的收入增加了,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老百姓的幸福感更加提高了,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盘活了闲置多年的集体资产。乡村小学撤并后,原来五洞村小学的校舍一直闲置,这么多年无人问津租不出去。随着村里牛肉餐饮产业的方兴未艾,有精明的生意人看到商机打起废弃校舍的主意,以月租金10万元的价格租赁下来装修、改造成牛餐馆。五洞牛肉餐饮一条街不但解决了本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还带动了临近村的村民就业。
殊途同归,餐馆与食客双赢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谈及下一步的打算,冯凯辉胸有成竹地说:让五洞的牛肉产业做大做强、延伸产业链是五洞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共识。要服务好餐馆经营者,为在五洞投资、创业的有识之士提供一个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维护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在五洞投资创业热烈欢迎。村委会一碗水端平,不搞厚此薄彼,一视同仁给予村民待遇,租金、收费随行就市;设身处地替商户排忧解难,升级、改造农村电网,解决好诸如电压不稳、电器增容等问题,让老板赚到钱。对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期间因为疫情防控需要而歇业的商户租金给予减免;对餐馆产生的垃圾严格分类,生活污水、厨余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实行达标排放,为农村垃圾分类做榜样。“牺牲环境谋发展是‘吃祖宗饭造子孙孽’。这样的事情我们不能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好五洞的青山绿水,给下一代留下生态优美的环境我们责无旁贷!”冯凯辉遥望远方,目光坚定地说。
镇人大代表冯凯辉在天河片人大代表联络站接访群众
冯凯辉认为,五洞村在服务好商户的同时要加强管理,强化餐饮行业自律。在职能部门指导下,五洞村牛肉餐饮成立了行业协会,教育、引导从业者风物长宜放眼量,共同把牛肉产业的蛋糕做大,实现共赢,不图赚快钱搞一锤子买卖。行业协会主动邀请市场监管部门前来五洞牛肉餐饮一条街明察暗访,搞好市场监管。村委会干部定期或不定期走访各家牛肉餐馆,督促餐馆老板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争做“重合同守信用”的模范。行业协会与各位餐饮老板约法三章:首先,鼓励餐馆之间良性竞争,同行不是敌国,禁止贬低竞争对手抬高自己。其次,文明经商、诚信经营,杜绝强买强卖、店大欺客、以次充好、短斤缺两等现象。再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若发现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情,一次警告、约谈,二次罚款,三次直接终止租赁合同,不准在五洞牛肉一条街经营。年初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餐馆停业损失不小。得知疫情防控一线物资、资金短缺的消息,在冯凯辉的带动下,大家慷慨解囊:你5万元、我3万元、他8000元……14位识大体顾大局的餐馆老板捐款18.1万元助力降伏“疫魔”。
在带领五洞村村民奔康致富的道路上,身为人大代表的冯凯辉积极发挥身处基层的作用,密切联系群众,积极想出金点子,努力排除困难,大力发动群众共同推进乡村振兴,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真正体现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蓬江区棠下镇党政办公室 曾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