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2日,是个令江门人高兴的日子:市政府正式发布《江门市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作方案》,市区农贸市场终于要改造升级了!
“工作方案出台,标志着市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正式拉开帷幕。”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宋波欣慰地表示,“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工作方案出台的背后,市人大常委会做了大量默默无闻的工作。”
市场脏乱差
年轻人不愿光顾
曾几何时,市区农贸市场脏乱差问题突出,市民反应强烈。黄阿姨是位退休职工,脚有些不方便,每天都要去附近的农贸市场买菜。笔者问她:“您这么大年纪,走路也不方便,还提那么多菜,怎么不叫孩子来买?”
“我儿子嫌市场脏、乱,不肯来。他宁愿去远点的超市买。超市的菜多贵呀!”她说,“农贸市场要不改造一下,我怀疑下一代人再也不会去那儿了。”
杨先生与黄阿姨儿子的想法差不多:“脏,太脏!污水横流,人挤人,又没地方停车,我真不敢去那里!”
农贸市场布局不合理也令市民不满意。北新区有10多个生活小区,但周边农贸市场少之又少,群众生活十分不便。张女士是名机关干部,也为经常买菜一事发愁:“工作日还好,下班时经过市场顺便买菜;可周末和节假日就难了:走路去买菜路很远;开车去,到市场停车又是个麻烦。市场旁边本来车位就少,不少车主还乱停乱放,非常糟。”生活在北新区的许多居民,都希望周围尽早建设农贸市场。
深入调研
人大代表倾听群众呼声
市民对农贸市场的关注,引起市人大代表的注意,不论是市人代会期间,还是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走访代表期间,代表们对市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意见、建议都比较集中,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因此高度重视。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梁清兆郑重指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问题,是目前创文工作的一块短板。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加大监督力度,督促政府加快市区农贸市场的改造升级。”他要求将这一问题,作为去年第四季度人大代表约见市长活动的重要议题,直接与市长及有关部门面对面沟通。随后,市人大常委会立即成立以副主任陈照平为组长的专题调研组,深入蓬江、江海、新会三区农贸市场调研,重点是城乡结合部。
一路调研下来,陈照平眉头紧锁地表示:“看来问题还不少,市场升级改造是大势所趋。”
接下来,为了考察外地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先进经验,调研组一行又马不停蹄地去了中山。看到当地市场一个比一个靓,一个比一个干净整洁、井然有序,陈照平情不自禁地说:“中山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人大提建议
政府动真格加以落实
在去年第四季度的人大代表约见市长活动中,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和与会人大代表,就市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问题纷纷发言。容丽华代表说:“整治乱摆卖是提升市场水平的重要条件。”张敬涛代表建议,对旧市场改造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考虑市民现在和将来的需求;对新市场的建设,要根据地理位置、居民需求等实际情况来考虑。宋强代表认为,市场的升级不仅要改善环境,还要进行管理机制创新。
听完发言,时任代市长刘海回应:”市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是时候了!我们将尽快启动这项工作。”随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迅速开展了市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方案的调研起草工作。
2010年12月29日,副市长易中强主持召开市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作会议,决定用1年左右的时间,对市区43个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并代表市政府与蓬江、江海、新会三区政府及市国资委签订目标工作责任书。
2011年1月12日,《江门市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作方案》正式发布实施。
为督促市政府尽快落实《工作方案》,今年4月7日,陈照平带队到蓬江区华园市场、幸福市场及江海区江南市场、滘头市场检查市场改造升级情况。
4月13日,江南市场成为我市签定市场升级改造责任状后第一个完成改造任务的市场。5月1日,改造后的华园市场投入使用。5月13日,市白沙远洋冷冻批发市场改造完成。截至目前,市区共有6个农贸市场改造完成,26个正在改造建设中,8个已制定改造方案。
陈照平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加大监督力度,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如期完成《工作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切实把这件利民、便民的工作做好。(骆阳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