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高度关注海洋经济海阔天空 天赐财路

来源:江门日报 发布日期:2011-01-15 15:52:00 字体: 【大】 【中】 【小】 分享到:

发展沿海经济将是台山在“十二五”期间的重头戏。图为建设中的台山鱼塘港。江门日报记者 区景常 摄

  「我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构建沿“三边”发展的产业布局框架,其中“一边”就是沿海边,以新会银洲湖、台山广海湾为重点区域,加快轨道交通车辆修造、核电装备、汽车零配件、造船、造纸、精细化工等重化工业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对此,代表委员们给予高度关注,并从不同角度描绘着未来江门海洋经济发展的蓝图。」

  “海边”优势得天独厚

  江门是珠三角土地、海洋资源极为富饶的地区,而江门的海岸线主要集中在台山。台山境内有大小岛屿95个,以川山群岛中的上川岛、下川岛最大。上下川岛被誉为“东方夏威夷”,其中上川岛面积达157平方公里,是广东面积最大的岛屿。台山市市长谢伯欣告诉记者,台山的产业基础有待不断增强,在“十二五”中,将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头戏就是发展沿海经济。因为台山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海边”。

  台山具备良好的深水港资源,除了广海湾一带,还有乌猪岛等不可多得的发展资源。广海湾地区被定为省精细化工基地,“我们将结合自身实际,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重点做好‘沿海边’这篇大文章。”台山市将以港口资源和广海湾工业园南区为依托,培育发展以精细化工为主的工业产业和港口物流、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业。

  可发展海洋生物药业

  作为列席人员,江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方国平关于海洋经济发展的话,让台山市各位代表格外感兴趣。“海洋经济是个大范畴,内容涵盖广阔,站在支持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海洋生物医药方面可以做文章。整个台山或者上下川岛都注重清洁能源,很少污染,台山沿海地区保留了原生态、无污染的海岸线,在这里打造海洋生物药业将是一个大有可为的突破口。”

  方国平认为,江门本身就在海边,地理位置优越,市里这次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时期发展海洋经济,指明了下一步我们在海洋经济发展上的一个方向。他说:“以行论行,希望台山市委、市政府能关注并围绕海洋经济开发做出大文章。台山目前在海洋医药产业上发展很快,未来在我市第一个上市的医药产业,应该就在台山。利用海洋生物医药的突破口,我们愿意跟台山市一道,在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中,接受生物医药方面比较大的企业,共同发展,做好海洋经济这篇文章。”台山市委书记吴晓谋当即表示,台山正在物色跟自身能衔接的项目,随后要专程拜访方国平,细谈该项目,找准投资方向,共同把建设的机遇推进下去,强抓海洋生物资源。

  方国平说:“在海洋经济中要探索寻找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的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医药在全市还是一个刚刚起步,处于萌芽阶段,但未来将是朝阳产业的一个发展领域,应当纳入大行业进行带动。”

  不能先污染再治理

  否则连海鲜都没得吃了

  围绕经济发展,不少人大代表更关注环保问题,“我们需要青山绿水,但是很难避免污染,所以一定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发展不要急,要想好再干,先规划再去做。分清轻重,功能区域划分要清晰,搞工业、生态农业、旅游业要找到适合的地方。”来自台山市的人大代表冯普俊的一席话得到不少人的同意。“现在一些比较落后的乡镇,财政薄弱,为了完成招商任务,就一味地招商引资,盲目把企业拉进来,千万不能再出现‘村村点火冒烟’的现象了。”分组讨论召集人熊师硕说。

  “对台山来说,发展沿海要事先规划好,做到功能分区。台山市北部广海湾到台城一带可重点发展企业,川岛就重点升级旅游产业,比如发展像国外的游艇业,只要海岸线无污染就行。像海边的城镇,如果搞一两个陶瓷、电镀等高污染的企业,恐怕以后连海鲜都没得吃了。现在‘双转移’有些项目想进入,但是必须把好环保关,不好的坚决不要。一个企业进驻后,再要求其撤离很难。台山不能再走珠三角其他城市的老路,坚决不能先污染再治理。”冯普俊说。(周瑞琴)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