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炮轰”江门“堵局”

来源:江门日报 发布日期:2011-01-15 15:51:00 字体: 【大】 【中】 【小】 分享到:

上下班期间的堵车,让市民出行苦不堪言。王鼎强 摄

  “两会”期间,不少人大代表建议的内容是关于江门市区的道路和交通问题,包括交通拥堵、路网改造、公共停车场建设、红绿灯设置、占道停车、公共交通体系建设等。一提起市区交通堵塞问题,人大代表们纷纷响应,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

  人大代表“挑刺”

  市人大代表余松健建议进一步拉开城市架构

  “堵上加堵”后果更严重

余松健当选江门市人大代表8年来,因建议多、质量高,一直是江门“两会”期间媒体争相追访的热点人物。今年,他提交了5份建议,其中一份就是关于交通的,即《改造“瓶颈”路段,缓解蓬江区早晚交通拥堵问题》。

  目前,东华大桥、胜利大桥等都在积极建设中,白沙大道东也将于春节前后通车,但是,在余松健看来,这几项工程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蓬江区中心路段的压力,但也难免带会来一系列新的交通问题。

  余松健建议,近期一两年内先规划实施比如跃进路两个环岛改造、胜利路地王广场至五邑城段建人行过街天桥、工业大道至双龙大道路段改造等工程,并列出了建议今后逐步规划改造的14条道路。余松健表示,这些“堵局”不设法破解、“堵点”不尽快改造,到“堵上加堵”才“下手”,那将难度更大、成本更高。

  此外,余松健提出,要进一步拉开城市架构,减少中心城区交通吸纳源,对于中心城区容易“添堵”的学校和有关对外的群众办事窗口,要往中心城外搬迁,同时中心城区改造宜遵循“只拆屋少建楼、只建路少起房”的原则,降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

  “如果不注意这一点,今后中心地段的‘三旧’改造后将‘作茧自缚’,‘旺中带堵’给道路通行‘雪上加霜’。”余松健说的这一点,是他所提出的一个新观点,即要对市区所建项目首先进行可能带来的交通影响的评估分析,考虑道路通行能力。 (刘楹冉)

  市人大代表李全称如拥堵时间发生紧急事件

  只能望“桥”兴叹

  “围绕市中心没有一条完整高效的环城主要交通干道,现有的环城道路要么只有一段,要么路况较差,关键路段总有交通冲突和瓶颈限制。”“许多道路交叉口距离太近,极个别竟然不到百米,过多的交通信号控制导致交通损失时间太多。这种情况在市区道路比比皆是。”提起市区的交通问题,市人大代表李全关不住自己的“话匣子”。

  蓬江桥的交通承载问题也让李全很担忧。李全分析道,由于蓬江河两岸分属蓬江区和江海区及高新区,因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所产生的交通需求很大,再加上已经开通江中高速、江珠高速和已投运的广珠城轨,进一步增加了蓬江河两岸的交通需求,这些需求所产生的交通流量都通过蓬江桥,很拥挤。

  李全提出自己的担心:如果在交通拥堵时间发生火灾或紧急事件,消防和公安民警只能望“桥”兴叹。

  李全认为,“十二五”期间,道路交通的改造和建设以及交通综合治理将上升为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下大力气解决市区道路交通问题已刻不容缓。

  此外,人大代表叶锡棠建议加快建设南山路(江海路至金瓯路),人大代表卢宜彬反映市区多处红绿灯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刘楹冉)

  部门回应

  市城乡规划局:

  从五方面破解“堵局”

  “去年,我们已经进行了中心城区交通改善方案的专题研究,目前方案已基本完成。”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唐建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唐建安介绍,该方案分为道路及交叉口改造、公交、人行、停车、交通管理五个方面,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41项具体措施,待报市政府通过后,下一步就是如何从政府的层面推动实施的问题了。

  提起交通拥堵问题,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局长岑炳强也有切身感受,自己被堵在路上时也颇感无奈:“这不是单一哪个部门的问题,涉及规划、城管、交通、交警等多个部门,是一项综合治理的系统工作。”

  岑炳强表示,城管部门主要负责城区道路的维修和维护,同时也将协同住建部门加强现有路网的修建,但对一些较大的路网修建项目,要上报市规委会。

  据了解,为了配合“创文”工作,市有关部门在市区很多道路两侧设了很多临时停车位。“这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临时办法。”岑炳强说,目前,由城管部门牵头做了工作方案,由交警部门协调管理,引导市民由道路两边停放车辆转向到公共停车场停放。(刘楹冉)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