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已经正式公开发布,这份纲领性文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划。大会期间,在广东代表团媒体开放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广东代表团各代表讨论的热点。我市的全国人大代表围绕如何抢抓大湾区发展机遇、推动大湾区内外联通及落实大湾区规划纲要等问题接受本报采访。
以科技引领抢抓机遇
“与其他代表交流时,粤港澳大湾区是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不少代表看好江门在大湾区中的区位优势、发展空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千色花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市工商联副主席黄达昌如是说。
来自台山的代表吴玉莲认为,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唯一具备可大规模连片开发土地的地级市,其中,大广海湾经济区是广东最大的省级经济区,其规划面积约324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优势很大。
以涂料行业为例,黄达昌认为,随着广东大广海湾经济区建设发展,基础设施领域对涂料的需求量将快速增长,涂料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面前,企业要尽快进入角色,找准自己在行业中的定位,包括产品研发方向、企业发展战略等。“最为关键的是,企业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适应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企业唯有创新才能适应新发展要求。”黄达昌说。目前,千色花以江门与黑龙江七台河市对接合作为契机,深化与七台河市宝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双方准备在石墨烯应用研发上谋求合作机会,共建石墨烯研发机构,将石墨烯应用到涂料行业中,拓展新市场。
支持大湾区东西两翼交通互联互通
来自交通系统的冯玉宝很关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围绕大湾区内外的互联互通,他本次领衔建议国家高度重视珠江肇高铁的规划建设,同意2019年启动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完成项目可研批复,争取2020年动工建设。另外,建议国家加快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的规划建设,把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列入中铁总2019年计划开工项目,实现2019年动工建设。两条交通大动脉可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同发展,而珠江肇高铁还可以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联系大西南的高速铁路新通道。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有力措施,也是解决交通出行的民生工程。冯玉宝提出,目前大湾区部分地方财力较弱,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加大,各级地方政府财政预算投入交通基础设施的资金非常有限,传统的融资模式不能满足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需求。他希望,从国家层面探索新的投融资模式,破解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建设领域资金筹措难题。
吴玉莲则领衔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台山通用机场建设。台山通用机场从2009年开始谋划,经过八年的前期准备工作,项目终于纳入省相关规划。随着港珠澳大桥开通、黄茅海大桥规划建设,台山已成为连接珠三角与粤西以及中国西南地区的关键节点。她认为,建设台山通用机场,有利于构建立体综合交通一体化格局,有助于促进广海湾地区开发,为大湾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
我市全国人大代表在接受众多媒体采访时,粤港澳大湾区是绕不开的话题。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毅表示,各级各部门要以大湾区规划纲要为纲统领全市各项工作,举全市之力推动大湾区建设。
刘毅表示,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机制“软联通”。在“硬联通”上,积极推进目前规划的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去年,江门到粤西湛江的江湛高铁已经开通,今年深茂铁路江门至深圳的高铁也将动工,按照目前规划,到2024年开通。同时,为对接深中通道,正规划和建设两到三条高速公路,最快的明年就可开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黄茅海大桥建设。接下来,我市将配合省做好前期工作,确保黄茅海大桥项目2020年开工建设。经过三、五年的建设,高速公路、高铁等大型基础设施建成开通,江门与珠三角的核心区、与港澳联系将更为密切。在“软联通”上,在国家的支持下,江门与港澳地区将可实现机制、体制的融通,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更便利流动。
刘毅指出,要谋划推进重点合作平台建设。其中,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江门要加强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拓展在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海洋经济、职业教育、生命健康等领域合作,在上述领域做好招商工作。此外,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珠三角九个城市和香港、澳门都是文化同源、人脉同根,各城市之间的华侨华人的文化交流密切,江门要发挥自身优势,丰富文化交流内容,打造更为便利的文化交流平台。此外,江门还将推进江珠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大湾区绿色农业合作发展平台的建设。
(江门日报特派记者/赵可义 唐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