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为江门竞逐银发经济赛道支招 智慧养老服务更优 中医赋能“医”靠更好

来源:江门人大网 发布日期:2025-03-01 10:05:00 字体: 【大】 【中】 【小】 分享到: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深,银发经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久前,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作为中国著名侨乡、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江门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制造业基础扎实,交通区位优越,发展银发经济基础扎实。政府工作报告对发展银发经济作出具体部署安排。江门两会上,代表、委员紧盯银发经济话题,结合江门实际和自身专业领域积极发表建议,助力江门竞逐银发经济新赛道。

培养年轻化专业化队伍

养老是每年两会绕不开的话题。作为长期接触老年患者的医疗从业者,市政协委员、江门市中心医院服务管理科副科长温力生深知老年人对优质养老服务的迫切需求。针对行业痛点,他直言:“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做护理,从业人员多为中老年人,文化程度低,专业技能跟不上,部分养老陪护机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温力生建议政府主导搭建平台,放宽行业准入门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合作。同时,建立和完善陪护服务机构的准入与退出机制,成立行业协会并制定陪护行业的标准和规定,强化对养老陪护人员的监督与管理。

温力生强调,要打造智慧养老陪护新业态,发展健康管理类、心理慰藉类智能产品,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为老人提供更智能化、便捷化的养老服务。

队伍建设方面,市政协委员、江门市智能装备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旭初认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是“潜力股”。他建议政府在农村地区加强对养老服务行业的宣传,并为他们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知识、急救技能、沟通技巧等,让他们能够快速适应养老服务工作”。冯旭初说,同时可为入职新人提供入职补贴、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

冯旭初和温力生都认为,高校应优化养老服务相关专业设置,增加实践课程比重,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吸引优质生源,校企合作培养“年轻化、专业化”队伍。

让养老护理行业“有奔头”,才能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冯旭初表示,应建立多元化晋升体系,建立行业激励机制,鼓励从业者在职进修并给予补贴。同时,加强社会宣传,让群众认识到这是有价值、受尊重的职业。

发挥中医优势

对老人而言,医和养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市人大代表,五邑大学江门市地方立法研究院副院长牟爱华认为,江门已在医养结合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全市养老机构均配备了医疗服务,并且有多个医养结合机构。未来,可以继续加强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打造医养结合服务样板,吸引更多港澳老人来江门养老。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正在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未来计划将现有院区改造为康养综合体,毗邻新建的医疗主院区,实现‘一墙之隔’的医养联动。”市政协委员,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章光华说,“老人突发疾病可迅速转诊,日常则由中医团队提供康复指导,这种‘背靠医院’的模式能让家属更安心。”

中医在康复养老领域有天然优势。为强化服务支撑,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正在建设现代化中医药转化中心,涵盖每日1.2万张处方的智能煎药体系、院内制剂研发和中医药文化研学功能。未来该院将联动中医药企业、养老机构,举办融合药膳汤圆、中药灯谜等元素的康养文化活动,推动“中医药+银发经济”产业链成型。

银发经济需突破人才与技术瓶颈。”章光华介绍,该院正依托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实施“中医药师承工程”,分层培养领军人才、骨干及青年医师队伍。他建议政府加强设计,明确公立机构在养老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承担公办养老责任,同时引导社会资本规范参与,“让专业医疗资源与养老需求精准对接”。

加强与港澳合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培育发展银发经济经营主体,鼓励引导国有企业结合主责主业拓展银发经济相关业务,对标港澳标准支持社会投资者兴办优质养老服务机构。牟爱华认为,要建立社保衔接机制,打通跨境养老壁垒,促进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福利在江门的跨境使用,解决澳门长者跨境报销、转诊等问题。“江门还可以借鉴港澳先进的社会养老服务经验,推动本地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她说。

市人大代表、广东志信律师事务所律师周丽也表示,江门要积极借鉴港澳丰富的养老服务经验,引进先进养老模式,结合本地资源和文化,大力发展侨式养老,促进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大湾区居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提供更优质的养老服务。

跨境养老方面,牟爱华提出,江门应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评审标准和监管机制,确保服务质量持续提升;鼓励社会资本对接跨境养老资源,大力发展中高层次医养服务机构,并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吸引更多的港澳资本投资建设中高端养老服务机构,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江门还要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评审标准和监管机制,确保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并积极开展粤港澳三地养老服务人才交流互访和培训,以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民生融合与协同发展,将江门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养老基地。

(江门日报记者/蔡昭璐 何榕 张浩洋)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