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2003-2022, Jiangmen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通向粤西和大西南的枢纽门户城市,“十三五”期间,江门城市快速路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快速路网骨架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重大突破,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格局初步形成,内联外通现代交通体系愈发清晰。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交通快速路网加快规划建设,提升江门各城市组团之间交通互联互通水平,昨日(7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结合“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组织我市选出的省人大代表开展关于城市交通快速路网规划建设专题调研,积极为推动我市交通发展建言献策。
快速路与轨道交通“无缝衔接”
代表直呼通畅方便
近年来,我市城市快速路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已建成江门大道北、江门大道中、江门大道南(银鹭立交至小冈大桥段建成通车,三江至南门大桥段左幅试通车,银鹭大桥西岸至双水段加紧施工)、迎宾西路(江门大道—江鹤高速杜阮出入口)、杜阮北路(江门大道—江肇高速杜阮北出入口)等多条城市快速路,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东部一体大城格局逐步显现。
省人大代表陈中坚表示,近年来江门城市快速路网加快建设,不仅有效地疏通和缓解了市区内的交通压力,对于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也起到很大作用。
代表们到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调研。梁佳欣摄
当天上午,代表们乘坐中巴途经五邑路来到江门大道东甲立交、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调研,随后又来到江门大道南(三江镇建设现场),城市快速路与轨道交通的“无缝衔接”,让大家直呼通畅方便。
客流统计显示,江门站开通初期日均到发人数约3500人次左右,此后逐渐走高。今年“五一”期间,江门站日均到发达1.4万人次,高峰段达1.8万人次。自开通以来,江门站总体日均到发人数约7000人次,枢纽作用逐步显现。当前,江门站正视客流情况增设前往北京西、南宁、柳州、岳阳等方向班次列车,进一步强化始发功能。
“这几年江门的‘大交通’建设如火如荼,通过今天调研我切身感受到了便利之处。”省人大代表吕彩霞表示,快速路与轨道交通的组合,大大方便了有长途出行需要的市民,也扩大了江门对外交流的“朋友圈”。同时她也表示,有市民反映江门站开通后,前往周边城市一些小站点的班次有所减少,希望能够恢复班次的供应,方便短途出行的市民,增强江门与周边大湾区城市的交流。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代表踊跃建言
代表们实地察看迎宾西路延长线
当天下午,代表们首先来到即将通车的迎宾西路延长线实地察看。该项目是我市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项目库中首个动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迎宾西路全线贯通,大大缩短群众出行路程,还可将骑龙山工业园纳入江门蓬江产业转移工业园范围,为园区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路网,促进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
在甘棠路北段,代表们听取了关于滨江快线规划路线方案的汇报。据市建管中心介绍,滨江快线是我市规划“八横五纵”快速路中的纵二线,由北至南可将鹤山市、蓬江区、江海区及新会区紧密连接在一起,并串联起西江经济带,建成后将是我市东侧的又一条“江门大道”。其中,滨江快线(甘棠路—金星路)通道经研究推荐采用桥隧结合方式建设,全长约9公里,起点从潮连大桥往北延伸顺接滨江大道,终点对接金瓯路。
代表们召开座谈会畅谈调研体会
座谈会上,省人大代表们纷纷畅谈调研体会,点赞建设成果,也提出建议。大家最为关注的,是快速路与周边道路衔接不畅、出入口拥堵的问题。“江门大道的车流量越来越大,进和出常常拥堵,通行效率比刚通车时下降了。”陈中坚建议,要解决优化好快速路与关联城市道路的衔接问题,避免出现“快速路不快”的现象。
省人大代表张焜、李健忠建议,当前东部发达地区的快速路网规划已十分完善,接下来应将西部的台开恩也纳入进来,进行整体规划和衔接,将三区四市真正串联起来,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快速路建设时还要做好天桥等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妥善解决行人过马路等问题,不能方便了车,麻烦了人”“项目建设要按照轻重缓急,逐个安排建设,避免‘撒胡椒面’,重复建设”……1个多小时的座谈,代表们建言热情高涨。大家纷纷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江门城市快速路网建设与发展,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向上级部门反映我市在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需要协调解决的相关事项,合力推进江门内联外通交通体系建设。
(江门日报记者/梁佳欣 通讯员/杨小燕)